不做香火文章是对千年古寺的最大保护

发布时间:2024-11-05 22:42:34 来源: sp20241105

  不做香火文章是对千年古寺的最大保护

  辽宁义县奉国寺的文物保护经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文/图

  “‘这么好的千年大佛,怎么身上厚厚一层灰啊?为什么不好好打扫呢?管理者也太懒了。’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游客和网友对奉国寺发出了这样的质疑。其实这并不是管理者怠于履行职责,而是出于对文物本体的保护。为此,我们结合专家论证指导意见,用专业态度对佛像除尘问题予以正面回应和引导。大佛身上的灰尘由来已久,是香灰和尘土的混合,历经千年附着在佛像上,已与塑像表面牢牢粘在了一起,如简单地进行吹、擦、洗,不仅不会除尘,反而会破坏佛像身上的泥塑彩绘,对文物本体造成破坏。”

  前不久,记者跟随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物保护看基层”(东北行)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小组一行,来到位于辽宁锦州义县的奉国寺。站在奉国寺大雄殿里,义县县委书记郭廓打开话匣子,讲述了如何尽心守护这座千年古寺的故事。

  法治守护千年古寺

  “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奉国寺盖辽代佛殿最大者也。”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如此评价奉国寺大雄殿。

  大雄殿是奉国寺现存唯一的辽代建筑,单体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的九开间大殿,是中国古代保存至今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单檐木构建筑,代表了11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为八大辽构中体量最大者,被誉为“中国第一大雄宝殿”。

  拾级而上,雄踞于高台之上的大雄殿,殿堂深邃,撼人心魂。这里遗存有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彩绘泥塑造像群,还有2300余幅建筑彩绘,全部为辽代原作,艺术价值极高。

  千年以来,奉国寺命运多舛,历经朝代更替、自然灾害、战乱纷争,但大雄殿却巍峨如初,殿内的格局几乎分毫未变。步入殿内,国内规模最为宏大的一组古代泥塑佛像群——彩塑七佛一字排开,于统一中求变化,雄浑中有细腻,大有排山倒海之势。站在佛像前,艺术之美,直抵内心,雄浑之风,扑面而来。

  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的奉国寺,是辽圣宗耶律隆绪为纪念其母萧绰政绩武功而在其家族封地所建的寺院。萧绰,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军事家及政治家萧太后。

  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奉国寺拥有完整的辽代寺院建筑布局,代表了当时建筑的最高水平。此后历朝历代对奉国寺都有过维修和保护。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早在1961年,奉国寺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项目不断,保护现状明显改观。

  为进一步规范奉国寺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行为,维护奉国寺文化遗产的合法权益,保障奉国寺文化遗产健康有序发展,锦州市加快奉国寺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于2021年出台了《锦州市义县奉国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奉国寺遗产保护的职责分工,强化奉国寺遗产保护措施,以政府规章的立法形式为奉国寺提供法治保障。

  《办法》对奉国寺遗产保护的综合治理和预防进行了明确,规定奉国寺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实施奉国寺遗产修缮、抢险加固、保护性设施建设等文物保护工程,应当编制文物保护工程方案,由具备相应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单位实施。

  目前,文物保护部门正在开展奉国寺大雄殿彩绘泥塑一期保护修复项目。在不断修复和保护中,奉国寺将继续闪耀不朽的历史文化艺术光辉,向世人展现灿烂的中华文化。

  坚决不在香火上做文章

  和别处不太一样的是,虽然是一座寺庙,但奉国寺却禁烟禁火。这么有名的寺庙,竟然没有香火?

  “奉国寺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不用香火做卖点,这是对奉国寺最大的尊重和保护。”郭廓介绍说,为杜绝安全隐患,保护好木质结构的大殿,当地政府规定在奉国寺禁火禁烟,确保文物本体安全。

  来奉国寺的游客还会发现,与很多国内其他一些同类的寺庙、石窟、壁画等场所既不可以凑到跟前看又不可以照相不同,在奉国寺的大殿里,不但可以近距离观看大佛和壁画,而且在不开闪光灯的情况下还允许自由拍摄。这一点出乎很多人意料。

  “我们曾经困惑,如何既做好文物保护,又尽量满足游客们的需求,为此还专门去了一些地方进行考察,比如,是否要对壁画加装玻璃等设置。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与其用这种物理方式隔离,不如用更好的方法引导游客,所以就采取了边游览边解说的方式,告诉游客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郭廓说。

  从实际效果看,义县的这一做法实现了双赢。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奉国寺接待游客20.3万人次,旅游服务总收入203.4万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451%。今年“五一”假期,奉国寺景区接待游客1.823万人次,同比增长218.8%,营收72.526万元,同比增长245.9%。游客满意度提升,游客投诉为零。

  郭廓坦言,这些是想都没敢想过的。对奉国寺来说,对于义县来说,都是历史性的突破。

  探索更多开发利用途径

  实际上,在做好保护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扩大奉国寺的知名度,更好发挥其文化传承的作用,曾经一度困扰义县的管理者。

  义县是北方历史名城,有着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为打造历史文化这张名片,义县在谋划文物保护开发政策之初就把奉国寺作为核心点,以其为轴心把义县的文化历史穿成线,让宝贵文化遗产走进万千群众、走进现代生活。

  奉国寺的价值体现在建筑、绘画、雕塑、石刻、壁画等多方面,是建筑技术和历史文化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增加文化味道,吸引研学客户,以文化为核心增加奉国寺的知名度,成为义县文物保护的切口。

  “我们希望游客在祈福纳祥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历史文化和文物美学,研究古代建筑,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国内甚至国际顶级专家主动来奉国寺,跟我们一起研究如何除尘、如何加固、如何修复,共同保护好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郭廓说。

  近年来,除了组建线上矩阵做各种直播宣传,当地政府还积极探索跟专业机构进行深入合作。2020年奉国寺建成1000周年之际,义县举办了守望千年奉国寺·辽代建筑遗产保护研讨暨第五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公布推介学术活动,邀请来自文物界和建筑界的专家学者共商保护大计。同时,还对奉国寺的西宫、东宫等处进行开发利用,将原本做仓储的院落打造成文化会客厅对外开放,引入人文内容,举行画展、书展以及各项研学活动,通过做直播、做展示,进行文化传承和交流。

  2022年,中国建筑协会将奉国寺作为中国建筑协会科普教育基地。去年下半年,天津大学建筑专业知名教授带着五六十名硕士研究生在这整整待了20多天做研学,进行调查测绘实习,研究辽代木构建筑。

  义县人民政府首倡建立“辽代木构建筑联盟”构想。6月8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锦州分会场活动在奉国寺隆重举办。活动现场,召开了“辽代木构建筑联盟”成立大会并发布了《“辽代木构建筑联盟”共识宣言》,以协作共同体的方式进一步推动辽代建筑遗产保护与修缮、传承与利用工作。当日,“尹哥书房”在奉国寺落成揭匾,并举办了公益读书会,文旅科普两相宜,也让历史知识、人文理念、科学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奉国寺的研学之路已经打开。这也是我们对奉国寺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保护。”郭廓说。(法治日报) 【编辑:刘阳禾】